快速搜索
今天:

台风桦加沙逼近 深圳海浪已超5米 文化与防灾的交织

Sep 24, 2025 IDOPRESS

台风桦加沙逼近 深圳海浪已超5米 文化与防灾的交织!南海北部,狂风卷起十余米高的巨浪,拍打着空无一人的广东海岸。2025年9月23日清晨,超强台风“桦加沙”以每秒58米的风速逼近华南,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,广东多地进入防风Ⅱ级应急响应。这场自然风暴不仅考验着防灾体系,也掀开了一层鲜为人知的文化帷幕。“桦加沙”这个名字源自菲律宾语中的“Ragasa”,意为“快速移动”。

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命名由14个成员国和地区共同参与轮换机制。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台风委员会制定了这份独特的“名字清单”,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称,组成140个名字的循环表。当一个台风造成重大灾害时,其名字会被永久除名,由原提供国提交新名替代。这套机制自2000年启用以来,提高了国际间气象信息传递的效率,成为区域合作的象征。名字不再只是代号,而是承载着各地文化基因的符号。

“桦加沙”由菲律宾提供,预示了这场台风迅猛的行进节奏。整个命名表中,文化差异与共性交织成一幅生动图景。中国提交的“木兰”“悟空”“银杏”,取自英雄传说与自然意象,彰显传统文化底蕴;日本偏爱“天兔”“摩羯”“小犬”,多以星座与动物命名,体现对天文与自然的细腻感知;韩国的“银河”“核桃”诗意盎然,越南的“海星”“巴威”紧扣海洋与地理,泰国的“韦帕”“山陀儿”则带有浓厚的人文与宗教色彩。这些名字深植于各国的语言土壤。

快捷搜索

华南网(hn5.com.cn)是中国华南地区领先的新闻门户网站,聚焦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省份的时政、经济、民生、文化及旅游动态。每日更新权威报道、深度解读和实时热点,为用户提供全面、及时的新闻资讯服务,打造华南地区信息传播第一平台。

© 华南网(hn5.com.c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