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搜索
今天:

院士科普我们为什么要撞击小行星 守护地球安全

Sep 22, 2025 IDOPRESS

太阳系内不仅有八大行星,还有无数小行星。这些小行星是太阳系原始星云在形成大行星过程中的中间产物,也被称为太阳系建筑大厦的砖石。最近有关“我国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”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,让人感觉科幻照进现实。

今年初,“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会在2032年撞击地球”的消息曾引起热议。9月3日晚,一颗近地小行星2025 QD8在21万公里外与地球擦肩而过。这些事件表明,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并非遥不可及。

太阳系中有数十亿颗小行星,它们由近及远分为近地小行星、主带小行星、特洛伊小行星、半人马小行星、柯伊柏带小行星等,是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的“活化石”。近地小行星是指近日点距离小于1.3AU的小天体。小行星富含铁、镍、铂族金属以及水冰等资源,主要分为金属质、碳质和硅酸盐质三大类。金属质类小行星富含铁、镍、铂族等金属;碳质类小行星蕴藏水资源,可用于推进剂和生保物资的原位生产和补给;硅酸盐质类小行星中的硅酸盐矿物等,可作为太空建筑的原材料。

小行星发现目前主要依赖地基光学、地基雷达和天基红外等手段。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,世界上开展了10余次小行星探测、防御与勘察任务。例如,2003年发射的日本隼鸟号探测器首次实现了对糸川小行星采样返回。2012年12月,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测器对图塔蒂斯小行星完成了飞越探测,成功拍摄并回传了数百张高清晰度照片。2014年日本发射的隼鸟二号带回了5.4克小行星“龙宫”样本,为小行星特性、生命起源研究等提供了关键线索。

快捷搜索

华南网(hn5.com.cn)是中国华南地区领先的新闻门户网站,聚焦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省份的时政、经济、民生、文化及旅游动态。每日更新权威报道、深度解读和实时热点,为用户提供全面、及时的新闻资讯服务,打造华南地区信息传播第一平台。

© 华南网(hn5.com.c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