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岁的浙江上班族小刘最近被一个问题困扰:一上班就鼻塞咳嗽,还出现了胸闷,下班回家后症状却神奇地消失了。他怀疑是空调病,但检查结果让他恍然大悟,罪魁祸首竟是办公室那只人人喜爱的“团宠”猫咪。
小刘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,近一个月来,他在办公室里经常鼻子发痒、不停咳嗽,有时还会胸闷。夏天空调开得多,他以为是空调病,没太在意。于是他来到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,找到了马红映主任医师。检查报告显示,小刘的免疫球蛋白E(IgE)高达1250IU/ml,而正常参考值应低于165IU/ml。IgE是反映过敏程度的关键指标,数值越高,过敏反应可能越严重。医生询问了办公室环境的变化,得知老板上个月买了只猫活跃办公室氛围,同事们经常撸猫,猫也爱在办公室到处跑。为了验证猜测,小刘做了过敏原检测,结果显示他对猫毛的过敏程度达60.71IU/ml,远超0.35IU/ml的非过敏标准。
随着猫咪在办公室活动范围扩大,加上同事们频繁撸猫,猫毛早已飘散在空气中。小刘每天在这种环境中待8小时,自然成了“过敏重灾区”。目前,小刘通过规范的吸入药物治疗,症状已明显好转。老板得知后,特意给猫咪划分了封闭活动区,还在他工位旁放了台空气净化器。现在小刘的咳嗽基本没了,总算能安心上班了。
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疾病,我国约有4000万患者,其中90%以上属于过敏性哮喘。这类哮喘的诱发因素多样,包括尘螨、宠物毛屑、霉菌、病毒感染和季节性花粉等。马红映介绍,过敏性哮喘患者往往不只是气道过敏,还可能合并过敏性鼻炎、结膜炎或荨麻疹。例如,有的患者一扫地、抖被子就打喷嚏、流鼻涕,其实就是对尘螨或粉尘过敏的表现。
在临床中,马红映发现大众对哮喘治疗存在不少误区。最常见的是“谈激素色变”,很多患者担心副作用擅自停药。其实,哮喘治疗以吸入激素为主,剂量仅为口服激素的几十分之一,且直接作用于气道,全身副作用微乎其微。另一个误区是“症状消失就停药”。哮喘发作间歇期或用药后,症状可能快速缓解,但此时气道的过敏炎症仍在。必须在医生评估后逐步减药或停药,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,甚至诱发致命性急性发作。还有人担心“哮喘要终身用药”,但目前虽无法根治哮喘,通过规范治疗,患者一年内不发作,无需口服激素,仅需少量吸入药物维持,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。
预防过敏性哮喘,避开过敏原是首要。如果明确对猫毛、狗毛过敏,建议尽量不养宠物。如果实在难以割舍,一定要做好防护,比如给宠物划定固定活动区,避免进入卧室;每周用吸尘器彻底清洁环境,减少毛屑残留;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空气中的过敏原浓度。对尘螨过敏者,要勤晒被褥、定期清洗床品,避免使用地毯、毛绒玩具;南方潮湿地区要注意防霉,及时处理墙壁、角落的霉变;春秋季花粉高发时,外出可戴口罩,回家后及时换衣服、洗脸漱口。规律用药、定期复诊也很重要。只要避开过敏原、规范治疗,就能有效控制哮喘,不影响正常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