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搜索
今天:

网友呼吁“崔丽丽案”改名 让加害者现形

Sep 24, 2025 IDOPRESS

网友呼吁“崔丽丽案”改名 让加害者现形!2023年9月,杭州一家酒店的监控录像中,崔丽丽踉跄着走出电梯,意识模糊。她是公司派来出差的销售总监。那一晚,她被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性侵。报警、取证、出庭,2024年4月,王某被判四年。然而她的战斗才刚开始。

刑事案件赢了,但工作却丢了。公司以旷工为由将她开除。她开始申请工伤认定,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:性侵也能算工伤?但她提交了232页材料,从出差记录到心理诊断,一字一句拼出真相。2024年底,天津人社局破例认定:她因公外出,因工作受侵害,精神损伤属于工伤。这是中国第一例。

消息传开后,有人称她为“女英雄”,姚晨说她是“勇敢无畏的女士”,赵奕欢怒斥那些质疑她“妆太浓”“喝太多”的声音。但也有人冷言冷语:“醉成那样,怪谁?”“老公还不离婚,肯定有猫腻。”她丈夫只回了一句:“99.99%的人,都会站自己爱人。”

最刺痛人心的是那句反复出现的话:“全世界都知道受害者的名字,加害者却隐身了。”人们称它为“崔丽丽案”,但很少有人记得那个施暴者的姓名。她的脸被传遍网络,而他的名字却从未公开。一场本该聚焦罪恶的审判,变成了对受害者的全民围观。

这件事的意义早已超越一个人的命运。上海浦东已试点“职场性侵快速通道”,设立法律援助中心,提供免费取证和心理干预;北京、上海等地将心理治疗纳入工伤报销——虽然每年不到一万,但至少创伤不再被当作“矫情”。《妇女权益保障法》已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建立反性骚扰制度,陕西等地正在推进更细的地方条例。制度的齿轮正在一点点转动。

崔丽丽创建了“丽丽的战争”账号,与公益组织合作制作了《职场女性安全手册》。手册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保存证据、如何申请援助、如何识别高危场景。这不是防狼术,而是一份写给普通人的生存指南。她不想再有人重走这条路。

真正的正义不是让受害者站出来照亮黑暗,而是让黑暗再也无法藏身。如果身边有女性在职场中感到不安,请把这份安全手册转发给她。不是为了记住一个名字,而是为了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记住任何受害者的姓名。

快捷搜索

华南网(hn5.com.cn)是中国华南地区领先的新闻门户网站,聚焦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省份的时政、经济、民生、文化及旅游动态。每日更新权威报道、深度解读和实时热点,为用户提供全面、及时的新闻资讯服务,打造华南地区信息传播第一平台。

© 华南网(hn5.com.cn)